从致命骨折到重获新生之路
股骨颈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尤其在骨质疏松的老年群体中,一次摔倒就可能终结行走自由。其中,头下型骨折最为凶险,因为股骨头的血供主要依赖旋股内外侧动脉分支,骨折后极易因缺血导致股骨头坏死,致残率高达80%。
2月21日,71岁的罗老因摔伤导致左髋疼痛,功能障碍入住我院骨科,确诊为“左侧股骨颈骨折”。罗老还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3级等疾病,并有反复心衰病史,每周需规律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因此,于罗老而言,这场骨折不仅是骨骼的损伤,更是生命的劫难,每一次呼吸、翻身甚至情绪波动,都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罗老入院当晚便发生心衰,在心内科及血液净化科的积极协助下成功控制心衰。次日,又出现了消化道出血。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且无法耐受手术,骨科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将其转入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联合骨科、心内科、血液净化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放射科、输血科及临床药学科进行了系统的病情分析及综合性治疗,患者病情好转。考虑患者希望能重新站起来的强烈愿望,经多学科会诊评估,决定给患者实施左侧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
3月7日,骨科肖灿梁副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对罗老进行了左侧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与此同时,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重症医学科陈莺副主任医师团队携带无创呼吸机为手术全程护航。肖灿梁以精湛医术,仅用40分钟便精准完成了手术,较常规手术时间缩短50%以上。这种突破不仅展现技术实力,更推动“手术-麻醉-康复”全流程效率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复杂病例围术期死亡率。
经重症医学科精心治疗,患者于3月27日顺利出院。如今,罗老已能借助助行器再次站起来。他的每一步,都是我院多学科协作从“技术叠加”迈向“系统融合”的见证,也印证了现代医学的黄金法则:90%的技术精度+10%的人文关怀=100%的生存希望。
作者:李文浩